總而言之,這一篇標題「年輕世代的政治態度:支持民主、天然反統,七成願為台灣而戰」的結論是面對中國的武力統一威脅,有七成的民眾回答說願意參戰保衛台灣。......... 我認為這個研究有誤導的嫌疑。為什說那篇研究有誤導嫌疑呢?以下是我的觀察:
(1) 該研究是台灣民主基金會委託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來執行。台灣民主基金會雖是外教部的官方組織,但是並不中立,也就是說誰執政就偏向誰,520之後,蔡政府已經把該基金會的執行長成自己人馬的徐斯儉(來源)。徐斯儉的背景是什麼?根據PTT的爆料,他是「中研院政治所副研究員、反中激進派學者(來源)」。如果說ptt鄉民爆料是沒有所本,那麼亞洲週刊總該是權威了吧,亞洲週刊直接稱呼「綠營智囊的台灣學者徐斯儉...」(來源)。事實很明顯了…你叫一個立場鮮明的反中激進派的學者去做研究,得到一個反中的結論。這和你叫一個讚成統一的大陸人去做研究,得到一個親中的結論。這兩者的結論可以做為正確參考嗎?
關於預設立場造成的錯誤,可以用心理學解讀:預設立場,在心理學上講的就是錨定效應。人類在進行決策時,會過度偏重最早取得的資訊 (錨點),並以此為基準不斷的修正,逐漸形成自己的一套見解與看法(來源)。
(2) 如果七成的民眾回答說願意參戰保衛台灣,為什麼徵兵都募不足額?目前國軍人數已低於最低於「最低防衛需求」(來源)。照理說打著愛國名義,應該這7成的人會立馬從軍報國..... 事實呢?還是沒人要去。當蔡英文說出「很多年輕人都願意考慮去當軍人」這句話,網友砲轟「說謊最高境界就是這個人已經不知道自己在說謊了」。這讓我想起太陽花時期的一句名言「白天反服貿、晚上買淘寶」。諷刺一堆只會動嘴巴,行動卻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的覺醒青年。
(3) 以下是台灣民主基金會的問題的問題和統計,民眾只能回答「是」「否」


文章拿來其中一項「如果中國大陸為了統一對臺灣使用武力,請問您願不願意為保衛臺灣而戰?」(68.1%)後者來做標題,才導出七成願為台灣而戰的結論。但如果用「如果因為臺灣宣布獨立導致中國大陸武力攻打臺灣,請問您願不願意為保衛臺灣而戰?」(56.7%),數字就降下來了。
另外,這份問卷題目打著道德正義的愛國大旗,又只有「是」「否」這兩個選項,這種簡單的是非題,很難反映出實際行為模式。同理,如果你拿問卷去監獄,問受刑人這一題「你出獄問是否會再犯?」。我猜問卷數據和真實犯罪數據一樣存在極大的落差。因為類似這種打著道德正義的題目,大家都會講好聽話。
我又想起那群「白天反服貿、晚上買淘寶」的覺青。我很好奇的是,如果問卷加註這一句「如果你願意為台灣而戰,你是否願意現在簽下文件,以後開戰時優先被徵召到前線」。這麼愛國,打戰時第一批優先上戰場很合理吧,就用行動支援,簽下去吧!但......這結論還會一樣嗎?我猜如果真的這麼問..... 數字應該會和墾丁觀光一般雪崩式的下滑吧 ╮(╯_╰)╭